高校数学老师教学反思高校数学老师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高校数学老师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老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加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数学老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随意性大,一节课多的可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问题,少的只提几个问题;记忆型问题和理解型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阐述观点、答案开放的能力型问题比较少;而且几乎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以至于也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抓住每个有价值的提问 1.激趣性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例如: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引入。上课后,老师走上讲台,拿起口杯,随意喝一口开水,然后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刚才喝下的一口水,约有多少个水分子吗?约有 6023 后还有 20 个零个水分子”(一口开水约重 18克,18 克水中含有 6.023×10 个水分子)。学生意识到这么大的数字写起来很不方便 2.疑难点提问。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差错人皆有之,作为老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仔细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有这样一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长为5 cm、7 cm 则它的周长是多少 cm? 3.发散性提问。 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育要在求同思维培育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对学生的数学建构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进展 数学问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