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行为的现状及其矫正_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未知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1:30:29摘 要:文章对企业财务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企业在财务行为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时提出了矫正企业财务行为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企业 财务行为 矫正 一、企业财务行为的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财务行为从总体上看正在趋于合理化、规范化。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还不够完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目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财务行为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财务目标混乱。一方面,对“利润最大化”等效益目标的追求,使企业出现隐瞒生产能力和财务真相的倾向,急功近利、追逐短期利益的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因两权分离而引发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经营者片面追求个人效用(包括工资、奖金、福利、便利等),经营者远离所有者目标的行为时有发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2 财务行为主体错位。从理论上讲,企业财务行为主体应该是企业财务人员和财务组织,由其按照财务行为自身的运行规律,在国家和企业的引导下,实施财务管理活动,保证财务目标的实现。然而,由于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利益的驱动,现实中的财务行为主体往往被国家政府机关和企业领导所取代,本应作为企业财务行为主体的财务人员和财务组织不得不悄然退却,于是各种违纪行为便时有发生。 3 筹资行为异化。由于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掌握着国有企业的终极所有权,且其终极所有权是不可以转让的,因而我国国有企业一般应采取内源式资本扩张模式。但现实情况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低下,缺乏自我积累能力,企业内部筹资比例很低,企业经营者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追求身自利益最大化,不得不依靠外部贷款,且在筹资行为上盲目追求筹资数量的最大化。这样就使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异化为: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内部积累———发行债券。 4 投资行为短期化。不少企业的产权性投资缺乏明确的战略思路,追潮流,赶时髦,为兼并而兼并,“拉郎配”、“假重组,真逃债”等非市场行为时有发生。在经营性投资方面,由于存在“内部人控制”,投资方向和投资决策往往由企业总经理个人拍板,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