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产权垄断制度导致了传统国有企业的失败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收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0:02:48一、人力资源产权垄断制度使人变成了物 在奴隶制下,奴隶主将奴隶作为会说话的工具,人成为了物。奴隶主除了占有奴隶的全部劳动成果之外,还占有奴隶的人身,这种对奴隶的占有形态从产权的角度看,就是垄断了奴隶所具有的人力资源产权,作为奴隶的本人不再具有自身人力资源的一切权利,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奴隶只是一个人力资源产权的载体,而不是一个产权主体。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制度下,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国有企业职工实际上处于物的状态之中,职工虽然被称为具有主人翁的资格,但是他并不具有自身人力资源产权中的任何权利,他的一切行为和劳动成果都处在国有企业的制度规范之中,既不能自主安排自己的行为,也不能自主索取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企业职工所处的人力资源产权状态与奴隶社会奴隶所处的人力资源产权状态是类似的;所不同的是国有企业职工的物质状态笼罩了意识形态的光环,人们甚至将这种人力资源制度作为了传统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特征。可悲的是,时至今日,中国的理论界仍然没有从人力资源制度上对传统国有企业职工的“物化”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以致于这种制度仍然在实践中阻碍着国有企业的改革。目前存续的国有企业虽然已经在人力资源制度上作出了诸多改革,譬如合同雇佣制、职工对职业的自主选择、薪酬的自主谈判,等等,但是这种改革主要集中在一些经营困难的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至于垄断性和准垄断性领域、已经形成了国有经济独占的若干领域和行业等则仍然沿袭着传统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典型的行业有:石油、铁路、航空、电信、邮政、电力、供水等,在这些领域中的国有企业仍然看不到有任何彻底摈弃传统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迹象。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因为社会劳动力的大量过剩,我们仍然看不到这些企业职工对传统制度的反抗。但是,不反抗并不等于问题的不存在和不严重。笔者认为,一旦整个社会体制的改革取得突破,这些行业的国有企业职工的人力资源制度问题就会突显出来。近年的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传统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把职工从物的状态解放出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