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2精编】【精品文档-管理学】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外部治理的实证研究_财

【2022精编】【精品文档-管理学】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外部治理的实证研究_财_第1页
1/7
【2022精编】【精品文档-管理学】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外部治理的实证研究_财_第2页
2/7
【2022精编】【精品文档-管理学】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外部治理的实证研究_财_第3页
3/7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外部治理的实证研究_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搜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1:40:12[摘要]2001 年发生并购的 42 家公司,在 2000~2003 年公司业绩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并购在除当年外,并未使公司业绩得到改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错位和并购动机的异化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目前而言,规范并购行为,建立的外部治理机制是提高公司并购绩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并购绩效;外部治理;因子分析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公司之间的并购是促进公司外部治理的有效途径之—。并购可以使公司外部经济内部化以降低交易成本,充分利用其经济要素,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产业结构以及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有关公司并购改进公司治理和绩效的论述,除了传统的规模经济、代理成本理论、价值低估和垄断利润等理论外,还包括了如下理论:代理成本(Manne,1965),经理人主义假说(Mueller 1970),闲置现金流量理论(]ensen 1986),管理协同和经营协同(威斯通等,1998)等。然而,国外的实证分析却显示,并购的实际效果与并购动机理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实证研究也很难支持这一理论,纽博尔德(Newbold1970)的研究表明,只有 18%的公司在购并活动中承认购并动机与规模经济有关;现阶段西方出现的许多超级并购案,动辄上千亿美元,也是规模经济理论所无法解释的。Markham(1973)在对 30 年内发生的混合购并的调查中,发现仅有 16%的兼并企业更换了两个或更多的高级管理人员,在 60%的情况下,所有高级管理人员都被保留了下来。对于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矛盾的现象,经济学家用新的理论进行了解释,例如,信息与财富效应(R Bruner and D WMulins,1983)和自负假说理论(Roll,1986)等。这说明,并购能改善公司治理和绩效的结论是值得怀疑的,传统的“并购是以市场体系取代无能管理”的观点需要得到纠正。 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陆国庆(2000)对1999 年沪市上市公司不同类型的资产重组进行了绩效比较,结果认为资产重组能显著改善上市公司业绩。陈信元和张田余(1999)通过 1997 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并购活动后,在观察期 31 天内不存在显著的非正常收益,市场对于公司的兼并收购行为没有反应。王君波(2003)对 1998~...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2精编】【精品文档-管理学】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外部治理的实证研究_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