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中的“软管理”——现实缺陷与完善思路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当前,工程类企业(包括其它采用项目管理模式的企业,下同)在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上, “软管理建设严重滞后”是一个突出问题。工程类企业所做的“项目管理手册”绝大部分是“硬管理”方面的内容,而关于项目业绩管理和项目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软管理”,则内容很少。正是对项目“软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和建设滞后,导致工程类企业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在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实践和管理研究基础上,对项目软管理、项目软管理缺陷和由此导致的项目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揭示,并对项目软管理的建设思路提出了具体建议。一、项目管理中的“软”与“硬”从现代管理学的基本理解出发,按管理领域区分,工作对象的有效完成需要四个方面的管理内容:组织管理、业务管理、职能管理和业绩管理。职能管理为业务管理提供专门服务,同时对业务管理过程进行控制。业绩管理致力于对各类业务主体和职能管理主体进行驱动(激励与约束)——业绩管理虽可归于职能管理大类,但从功能差异、作用对象和重要性上看,应该将业绩管理与一般职能管理区别开来。项目同样是工作对象,从管理学的一般性上说,同样需要这四方面的管理。因此,从管理学的基本理解看,项目管理的内容体系整体上包括四个部分:项目组织管理体系、项目业务管理体系、项目职能管理与控制体系和项目业绩管理体系。按管理的功能类型区分,管理可更本原性的分为三种成分:体制、程序和机制。程序进一步区分为业务程序(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管理流程)。体制是完成任务的资源架构和权责架构,是对完成任务所需的所有物质前提(包括人力资源)的事前安排;程序是做事的方法,其中的业务程序是指对业务活动的分解与组合,管理程序是对管理活动的分解与组合。业务程序是基础程序,管理程序服务于业务程序,是业务程序的衍生程序;机制是针对人及人构成的各种行动主体的管理成分,它能影响具主观能动性的“资源”或“资源体”的做事取向和态度。管理既是对物的管理也是对人的管理。对物的管理,比如物流管理,更具自然科学的属性,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可以更多的采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解决——作为管理学科体系分类中的管理科学,就是解决这一类管理对象的,是管理中“硬”的部分;对人的管理,具有社会科学的一般属性,确定性差,受大量的人文社会因素和其它权变性环境因素的影响,很难用数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