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行业分类评价方案案例案例的背景分析与数据资料(一)案例的现实意义 自我国建立证券市场以来,发展至今已日趋成熟,证券市场逐渐发挥出其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和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有一定的预见性。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上的筹资者,投资者能否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是证券市场是否成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上市公司的评价一方面依赖于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例如宏观经济形势、所在行业和地区的发展前景等,另一方面就是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分析,主要是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还包括由定量到定性的评价,如公司的竞争地位、成长性、管理水平等。因而,对于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数据,我们能否运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将其充分利用,是关系能否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关键。(二)案例所依托的客体及其现状与目的 1、 案例所依托的客体本案例所依托的客体是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由于上市公司行业间差异较大,故宜采用行业分类方法,在行业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上市公司间比较和行业间比较。行业分类应参照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进行,对于包括公司数较多、内部产品或服务差异较大的类别有进一步细分类的必要。 2、目前国内外有关上市公司评价方法的现况 目前国外在上市公司评价方面较权威的有美国《财富》和《商业周刊》的评价方法。《财富》杂志的评价方法是以年销售额、年利润总额等指标按照大小顺序进行多项平行的单指标排名,分别列出在各项指标最大的 500 家上市公司。《商业周刊》是另一家在这方面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性财经杂志,其对上市公司的评价不仅包括了单指标排名,也有综合指标排名。单指标即根据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的大小排出全球总市值最大的 1000 家上市公司,综合指标是对标准普尔 500 指数样本选取的 500 家上市公司进行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并排名,取前 50 名作为“最佳 50 家上市公司。其综合评价方法选取了 8 个指标:一年来的总收益、三年来的总收益、一年来的销售总额增长率、三年来的销售总额增长率、一年来的利润增长率、三年来的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每个指标值按大小顺序排列,最大的 20%为 A 级,其次的 20%为 B 级,依次类推,最小的 20%为 E 级。各个上市公司的 8 项指标评级分之和即为总得分,再按总得分排名。 我国有关上市公司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上海证券报》和《上市公司》杂志的综合评价方案。《上海证券报》的评价方案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