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忌的《南货店》首发于《收获》长篇专号 22 年春卷,今年 7 月由中信·大方推出单行本。这本小说以供销社系统的工作者为主体,以陆秋林的生活轨迹为主线,讲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在经济进展的浪潮中关于信仰与价值、改革与进展、亲情与友情、爱情与背叛的故事,刻画了一副时代变迁中芸芸众生的人生沉浮图。 作品中人物生活的环境都与供销社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产物有关,或身处其中,或与之密切相关。在购买物品需要各种票、没票有钱也买不到的年代,似乎谁掌握了物资,谁就掌握了一切,不管是权力的威严,还是精神上的优越。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本性被真实地反映出来。故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缓缓展开。 陆秋林是一个文文弱弱的小男生,父亲因为历史问题下了监后来病死牢中,自此与母亲相依为命。假如不是因为父亲的原因,毕业分配可能会到机械厂,现在只能去南货店当售货员。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谁也说不准。 到了南货店上班后,陆秋林工作认仔细真,苦练业务技能,在一次供销系统组织的比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再加上个人在文字材料方面的特别表现,他在老店长退休后接上了店长的位置。再后来步步高升,先是到区供销社当文书,后来又到县社担任秘书股股长,再后来又到供销社土特产公司担任经理。但仕途的顺风顺水,并没有带来精神上的心满意足。官场上的明争暗斗,改革大潮中进展经济的不择手段,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感情纠葛,曾一度让陆秋林困惑不已。 幸运的是,陆秋林身上还始终保留着一种“纯真善良”的东西,不管是在哪个工作岗位,不管是干什么具体事务,他都没有丢掉过自己的本心,既没有假公济私,也没有打击报复,对人始终真心以待,对事总是兢兢业业,虽然对“长亭时,尽管半夜饿得眼冒金星,但还是半块饼干都没有拿过。可今朝罐头厂回来,却能明晃晃载着别人送的两箱罐头回家”已经能够接受,但从本质上来讲,他还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实在人。 但是人却不能简单以好坏进行区分。南货店还有三位老师傅马师傅、齐师傅、吴师傅。与秋林一代相比,这三位算是上一辈的人。马师傅从小学徒出身,生活处处精打细算,经营店铺有经验,为人处世有人缘,退休时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为他送行; 齐师傅家解放前是经营水产的大商铺,对吃最有讨论,也最会吃,可惜借妻生子造下冤孽; 吴师傅有一笔算不清楚的家庭账,喜爱上了村子里的寡妇之后,万般无奈之下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与这个寡妇临街租个房子开店做生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