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项目讨论时,之前看的好多东西突然忘了,说话就磕磕绊绊,才意识到工作缺少总结,缺少梳理思路。现在想想,整个实习过程,我也是一直在纠结矛盾,但是从未真正总结过实习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吧,总结一下吧,虽然有点需要绞尽脑汁(我记性不好,恐怕忘的差不多了)。 在移动讨论院实习这都有 10 个月了,一直都抱怨在这几乎什么也学不到,想想是真的没有学到嘛?不是! 一,思维方式; 在学校我们讨论生对自己所做课题讨论很深刻,这包括技术上如何实现,原理是什么,算法是什么,如何做仿真实验,但是往往在写课题背景却是草草了事,不做深究。到这里工作我才发现,大多数的工作,领导关怀的往往不是你采纳何种技术,你的技术细节。关怀的却是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做这个事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那为什么做这个事就是我们所谓的课题背景,这个真的要做深究,现在的市场现状如何,未来趋势如何,我们做这个事如何和别人竞争,这个事的使用场景是怎样的,将来该如何运营,如何规划,它的盈利模式又如何。不是说说就行的,要有可靠的数据证明,更要有会忽悠领导的潜质,当然领导不是很好忽悠的。 二,看问题的角度学生想问题真是简单。我的实习导师给我讲了好多,我们做工作该考虑的地方,如上所说,市场背景,产品规划,使用场景,盈利模式等等。到现在我都还没能完全消化。在一次汇报“室内定位报告”时,依旧被领导问的哑口无言,他会问,你做这个有没有想过如何与我们的业务相结合,现在别人都怎么做的,市场现状如何(这可要数据的哦)等等。我当时想我就是讨论定位技术及原理的,有必要了解这些吗?错,工作之后做事不是那么单纯的,做了这么多讨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这些技术成为现实,为公司赚钱,这才是领导真正认可你工作量的内容,只做了讨论技术原理,而不想其他的,等于浪费时间。 三,如何完成一件事工作跟在学校做学生工作也差别很大,推动一件事真的很难。自己的想法要成为现实,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国企私企外企,都这样。自上而下的事情,好做。领导发话了,自然有一大帮人凑上来做。但是假如自己有一个好的 idea,假如没有说服领导,那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没钱没人力。工作的人都是目的导向,领导重视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一切跟着领导,否则别想有好的绩效,高的奖金。怪不得总会有很多人自己出来创业,因为跟别人打工,自己的想法真的很难实现。现在我跟着我的实习导师所做的就是这么一件事。现在是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