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练哲理故事类题目训练1.某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①注重创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②敦本务实,要使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③知难而进,勇敢面对前进中的挫折考验④不破不立,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一位大师正在作画,作品就要完成之际,一位旁观者不小心碰到了墨汁瓶,墨汁在宣纸上洇开来。这位旁观者正要为自己的过错道歉时,却被大师沉静自如的气度惊住了:大师顺着游走的墨渍轻勾漫抹,寥寥数笔,一幅雍容华贵的黑牡丹跃然纸上。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③要树立创新精神,学会辩证否定④正是由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才构成了事物的联系和矛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古有载:暨樊将军得罪于秦,秦求之急,乃来归太子,太子为置酒华阳之台。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轲曰:“好手琴者。”太子即进之。轲曰:“但爱其手耳。”太子即断其手,盛以玉盘奉之。这表明太子丹()①忽视了整体功能的变化会影响部分功能的变化②没有看到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原来的功能③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④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4.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一个火圈,向一个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这时蚂蚁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蚂蚁球”,尽管被烧得噼啪作响,“蚂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大多数蚂蚁得以绝处逢生。这体现的哲理是()①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②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③整体功能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④从整体着眼才能寻求最优目标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韩非子》记载着这样一则寓言:诤臣箕子因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而担忧。理由是“象箸必不加于土碗,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从哲学上看,“象箸之忧”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把握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②要辩证否定,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③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④要见微知著,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吗还要来到我这里求教?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空杯心态象征的意义是,做事的前提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空杯心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B.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质是一事物和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D.意识的直接现实性影响人的成长和进步7.汉武帝时的廷尉翟公当官时宾客盈门,他罢官后门可罗雀,后来官复原职了,宾客又纷至沓来。翟公于是有感而发:“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体现了()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在发展变化上不完全同步B.社会意识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总结C.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D.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8.伊索寓言中有一篇关于蚱蜢和蚂蚁的故事:蚱蜢很懒,整个夏天只知道唱歌玩乐,而蚂蚁则忙着储藏粮食,为冬天做准备。当寒冷的冬季来临时,蚱蜢向蚂蚁乞要食物,遭蚂蚁拒绝,最后被饿死。该寓言故事告诉我们()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生活中要乐于助人②要在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