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一、认识本课生字:蹦、麦、如、蹚、鼠、淹、啦、叹、脑筋;指导学生观察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会用:连蹦带跳、难为情地、亲切地、吃惊地等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的词语。 二、分角色朗读和复述课文。 三、教育学生做事要动脑筋,要实地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提示课题。自学课文。结合句子教学生字词。范读课文。再自学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读讲课文一、二两段、练习。 第三课时:读讲第三段,总结课文学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自学课文(童话是儿童喜爱的体裁,无需解说,直接提示课题,情绪即被激起。)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同学们是很喜爱读的。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 自学要求: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了解故事里有哪几个角色。 二、结合句子教学生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同时又可了解故事梗概)出示小黑板: 小马连蹦(beng)带跳地驮着麦(mai)子向磨坊(mofang)跪去。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mo)小腿,能蹚(tang)过去。 松鼠(shu)说:当然啦(la)!我的伙伴就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小马想,如(ru)果妈妈在身边,那多好啊!他叹(tan)了口气回家了。 老马说:哦(o),自己不动脑筋(naojin),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教学连蹦带跳时,增教蹦蹦跳跳、一蹦一跳、蹦呀跳呀、又是蹦又是跳。 二、范读课文。 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呢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课文。 三、再自学课文、分段(通过下列提问,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层次) 1.课文第一小节说的什么 2.小马过河,他到河边去了几次才过河 3.课文中写小马第一次过河从哪儿到哪儿第二次呢 4.那么课文可分成几段 第一段:小马整天不离开妈妈。 第二段:小马第一次没敢过河。 第三段:第二次小马终于过了河。 四、练习。 1.写生字词。 2.给下面的句子加冒号和引号。 小马对妈妈说我是同意帮您做事 老马说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提示注意点:引号成对用,句末标点点在引号里面。内容总结(1——)三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1 [教学要求] 一、认识本课生字:蹦、麦、如、蹚、鼠、淹、啦、叹、脑筋(2)三、教育学生做事要动脑筋,要实地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3)自学要求: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了解故事里有哪几个角色(4)我的伙伴就在这条河里淹死的(5)小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