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2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谈话导入:对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一定有了深切的体会。出示一段赞颂亲情的抒情性文字,可以是 收集到的别人的文字,也可以老师自己撰写的:(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让学生齐读。 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读了以后,信任大家对这段文字,对亲情的可贵一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词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边读边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认读生字新词。 3.指名分部分轮流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检查自读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①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后你有些什么想法 ↘再读课文,直指重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3.质疑: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沟通自己的看法。 4.小组内探讨,沟通各自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 ↘抓住重点合作讨论 1.深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 2.品味词句。 (1)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①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父亲说的这一句话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同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答案可以有差异,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用抒情性的语言进行小结。③他挖了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 38 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排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可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也可以采纳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假如把这句话改为以下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