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美的历程》读后感虽然是对中国历史上对美的感觉的匆忙巡礼,但是我的脑子里现在满是饕餮青铜、烂漫楚辞、魏晋风雅、佛陀悲悯、唐诗宋词、有我无我境界的微妙还有小说的世俗世界。它们已经可以成为一张多姿多彩的历史胶卷,梳理出了一条令人感动和骄傲的美学线索:青铜饕餮——青铜美学风格变化的政治因素——僧侣贵族——青铜表现的意识和美感——原始暴力——超人的历史力气,甲骨文——“有意味的形式”——铭文金文——小篆先秦的理性精神——孔学对艺术的导向——与西方“熟悉模拟”的区分——道家中的审美规律——诗经中的美——赋比兴原则——散文的美感,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平凡生活化——严格对称的结构——园林美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楚汉浪漫主义——屈原的浪漫主义与神话——楚汉南方艺术——汉壁画画像石工艺品——汉赋——气概和古拙魏晋风度——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上的反映——哲学美感——阶级审美抱负和趣味——美学原则“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言不尽意”,为艺术而艺术文的自觉——文学绘画书法讲究研讨和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真实平凡而不行企及的美”佛陀世容——北魏宗教的救赎——隋唐雕塑——宋代走向世俗盛唐之音——青春李白——书法舞蹈中的音乐美——杜诗韩文颜字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韵外之致——文艺多样化——孤独伤感愁闷——“出世”“入世”之间的冲突——心境和意境——苏轼代表的人格和对社会秩序的潜在破坏宋元山水的意境——现实促使审美理念的变化——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细节重视和追求诗意明清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思潮(感伤主义)——市民文艺——绘画与工艺最让我鄙视的是对语言的运用,这是建立在遣词造句和对美发乎真心的融入结合的基础上酝酿出的文字,可以让门外汉窥得一些美学的形成神秘。原来美是这样让人感受到的,原来美是这样表达的,这是我在阅读这本书自始至终的氛围。印象深刻的是他说商周青铜器的狞厉之美,因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为“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肤浅凸出的铸造刻饰”,因为“超人的历史力气与原始宗教神奇观念的结合,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峻的命运气氛”。以及在评论山水画进展到无我之境时的表达“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飘渺,也不行能找到答案。于是最终归结于隐逸渔樵,寄予于山水花鸟”。就是这么寥寥几笔似乎信手拈来却呈现了精华。我在想,是在体会美感时把自己完全融入了青铜器和山水画时,结合历史与人生的感悟所获得的美感。美应当从来都不单纯只是审美意义上的吧。是根据历史的挨次表现不同时代的人的口味和对美的要求。而且会介绍审美变化的社会背景。这就让我感觉到美与现实与社会的关系。其实也争论了这种美的艺术规律,试图去追寻一种普遍性的文艺进展的总体描述。和这种描述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总结过:“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制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之后则表现为人的心境和思绪。”这些变化第5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确可以从现实中找到蛛丝马迹乃至于显而易见的线索。的解释也令人信服。在社会政治黑暗时,艺术家们可以寄情美的和理论的世界,所以在艺术和哲学思辨方面会有突破;而面临盛世,不少艺术品也能得到长足的进展等等。读过朱光潜先生对美的论述,我觉得美的载体或者说表达美的事物应当是与现实有距离的,美就产生在这段距离中。这也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的印证。就以壁画为例吧,汉代的壁画较为古拙,这原本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但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它。宽阔的现实图景,邈远的神话加之以强有力的线条,不那么精确的描绘,让汉代艺术呈现出了人对物质世界制服的主题和一往无前的美学风格。(.9xwang.com)北魏壁画前期的不食人间烟火和后期的超群飘逸以及隋唐时期人们对欢快和幸福的幻想。但是中唐之后,壁画开头走向世俗和真实,美感开头缺失。宋代敦煌的壁画,尽管壁画石窟很大,但精神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