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考点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精练(含解析)试题VIP免费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考点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精练(含解析)试题_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考点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精练(含解析)试题_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考点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精练(含解析)试题_第3页
考点3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2019河南洛阳检测]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表所示:计数点序号123456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0.100.200.300.400.500.60小车通过各计数点时的速度(cm/s)44.062.081.0100.0110.0168.0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利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测量出其与t轴的夹角α,由a=tanαm/s2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利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小车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2.[2020四川成都入学检测,6分]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的一段纸带进行研究,如图所示.O点为计数点的起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图中未画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他因粗心而忘记测量计数点1与起始点O间的距离,请根据所学知识推出s1的长度,s1=cm.(2)当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3=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2020广东六校联考,8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D、E、F、G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照情况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1)由图可知,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s,A点到D点的距离是cm,D点到G点的距离是cm.(2)通过测量不难发现,(xBC-xAB)与(xCD-xBC)、(xDE-xCD)、…基本相等.这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拖动纸带的小车做的是运动.(3)经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后,可以求得加速度大小a=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4)还可以求出,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B=m/s.(保留3位有效数字)4.[2020河南鹤壁高级中学检测,6分]学生课外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实验时,他们先测量分液漏斗下端到水桶底部的距离s;然后使漏斗中的水一滴一滴地下落,调整阀门使水滴落到桶底发出声音的同时,下一滴水刚好从漏斗的下端滴落;用秒表测量第1个水滴从漏斗的下端滴落至第n个水滴落到桶底所用的时间t.(1)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g=(用s、n、t表示);(2)如果某次实验中,s=0.90m,n=30,t=13.0s,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3)写出一条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5.[2019安徽合肥高三调研检测,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小钢球从固定挡板A位置开始自由下落,测出小钢球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Δt,A、B间的距离为h(h远大于小钢球的直径d).(1)先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d,读数如图乙所示,钢球直径d=cm.(2)小钢球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vB=;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用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为了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可以(写出减小实验系统误差的一种方法).6.[创新题,5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小物块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将曲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光电门固定在桌面上的O点,当光电门有物体通过时,与之连接的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能够显示挡光时间.(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A板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m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B板的宽度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mm,若实验中没有现成的遮光条,应选用(选填“A”或“B”)板为遮光条更好.(2)将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由曲面的顶端无初速度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停在桌面上的P点.为了完成本实验,除了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还需要测量光电门到P点的距离s,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得小物块从O到P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a=.(用测量的物理量d、t、s表示)考点3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C方法A和D的偶然误差都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作出对应的v-t图象,才可以充分利用各次测量的数据,减小偶然误差.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轴的分度值往往是不相等的,根据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许多与t轴成不同夹角的直线,可见方法B错误.正确的方法是根据图象找出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速度值,然后利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故选C.2.(1)4.00(2分)(2)0.65(2分)1.0(2分)解析:(1)由题图可得出2、3两点间的距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