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语文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2

六年级语文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2_第1页
1/4
六年级语文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2_第2页
2/4
六年级语文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2_第3页
3/4
——六年级语文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2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图画,想像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能借助图画,想像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培育热爱大自然、关怀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解释带点的词语,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精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指导朗读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2)词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指明说。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 (2)词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热爱大自然、关怀人民生活。) 3、指导朗读。 (1)轻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作者感情,用/标出停顿处,用.标出重音。 (2)指名标出停顿及重音处,在不断的朗读、体会中,不断地修改。 (3)根据停顿与重音的提示,练读课文,指名读,师生评议。 4、练背、指名背、齐背。 三、观察图画,想像情景 1、看图,指名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2、回想课文,把作者听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补充进去。师生评议。 3、用一段话写成短文。 四、总结课文 1、课文描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惊鹊鸣蝉 社溪桥 文献摘录: 黄沙:地名,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黄沙岭一带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较好。 西江月:词牌的一种名称,标明词的调子。词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词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 教学反思:内容总结(1——)六年级语文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2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1)轻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作者感情,用/标出停顿处,用.标出重音(3)(3)根据停顿与重音的提示,练读课文,指名读,师生评议(4)在江西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5)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语文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