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林海 3 第 3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 6、7 自然段(联想部分。) 2.总结全文。 (二)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 6、7 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面对大兴安岭,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 (2)作者认为大兴安岭是那么美,是不是仅仅因为它外表美 ①什么叫空洞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 ②大兴安岭与祖国社义建设有什么密切联系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地域广,应用范围广。) (3)这里的亲切、舒适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和前面一句比较,在表达程度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次联想到大兴安岭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贡献,更觉亲切、舒适;第一次亲身来到大兴安岭之中,亲眼看见其美景,感到亲切、舒适。随着对大兴安岭的了解增多,认识由浅及深,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感情更炽烈,认识更深刻了。) (4)作者看到林场联想到什么作者对兴安岭这个名字的含义怎么理解为什么 (日益是什么意思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读课文。) (5)这里的亲切与舒适有什么特定的含义(第三次联想到大兴安岭兴国安邦的重大作用,倍感亲切、舒适,感情更深,语气更加肯定了。) 2.总结全文。 3.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 5、6 题。 (2)找了课文中的反问句进行改写。内容总结(1——)六年级语文教案林海 3 第 3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 6、7 自然段(联想部分(2——)六年级语文教案林海 3 第 3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 6、7 自然段(联想部分(3)第一次亲身来到大兴安岭之中,亲眼看见其美景,感到亲切、舒适(4)(2)找了课文中的反问句进行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