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3 年高中历史 8.4 走向世界的日本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1一、1889 年日本宪法1.背景(1)明治维新期间,农民负担沉重,发动暴动。(2)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掀起了“自由民权运动”。2.目的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稳定社会局面。3.颁布1889 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钦定的《大 日本帝国宪法 》。4.内容(1)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宣称“天皇神圣不可侵犯”。(2)规定国民称臣民,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3)规定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议会的权力很有限。(4)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只对天皇负责,枢密院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关。5.评价(1)局限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2)进步性:① 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也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② 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③ 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二、崛起的东方强国1.时间19 世纪 90 年代初,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表现(1)经济: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2)军事: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3)国际地位:20 世纪初,完全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你认为其中哪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取之处。[我的思考]“改革”说较合理。因为“明治维新”是由天皇主持,采取自上而下方式进行的,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推翻德川幕府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中兴”说:“明治维新”前,幕府掌握实权,天皇被架空,日本遭受外来侵略。“明治维新”后,建立新的明治政府,天皇重掌政权,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1.侵略朝鲜(1)1876 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朝鲜变成中日共同的保护国。(2)中日甲午战争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侵略琉球(1)1872 年,日本迫使琉球国王宣布自己是日本的藩属。(2)1879 年,正式吞并了琉球,把它变成日本的冲绳县。3.侵略中国(1)1874 年侵入台湾,讹诈清政府 50 万两白银。(2)1894 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