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考纲要求] 1.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一、城市与城市区位1.城市(1)含义: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2)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2.城市区位因素含义特点实例自然地理区位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荒漠地区的绿洲,有利于形成城市经济地理区位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如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的空间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邻近矿产地形成工矿城市;邻近港口或边境形成口岸城市;邻近铁路及交会处形成铁路枢纽城市政治文化地理区位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某一城市与其他行政单元的空间关系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深圳、珠海发展得益于其毗邻香港、澳门的优越地理区位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3.城市空间布局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河流交汇处或入海处形成较大的城市。(3)交通运输枢纽处形成较大的城市。(4)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会形成较大的城市。[温馨提示] 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即城市密集地区必然是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二、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城市土地利用12.城市功能分区(1)功能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3)中心商务区:① 主要功能:具有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② 特点3.城市空间结构① 西方:有 A 同心圆、B 扇形和 C 多核心三种理论模式。②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在城市用地和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同时又因地制宜,自由布置。[温馨提示] 城市功能分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显的界线;二是在同一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如商业区中也会有住宅、行政用地等,只是住宅,行政用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