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讲义 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讲义 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_第1页
1/35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讲义 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_第2页
2/35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讲义 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_第3页
3/35
【三维设计】2015 届高考地理总复习讲义 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考纲要求]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2)人口自然增长率:① 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② 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1③ 影响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人口增长模式(1)表现:图中①代表出生率,②代表死亡率。(2)类型及特点:类型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A:“高—高—低” 模式原始型高高极低传统型高高较低B:“高—低—高”模式(过渡型)高低高C:“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低低低[温馨提示]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存条件的改善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因此,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然后出生率下降,最终二者均达到较低水平,标志着整个转变过程的结束。二、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爆炸”20 世纪 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状况。2.环境的限制性——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产生的原因①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②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及后果土地资源①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压力越来越大;②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矿产资源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水资源淡水资源需求量大,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短缺森林资源不合理的垦殖活动毁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利用要求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3.人口的合理容量(1)(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2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温馨提示]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原因有:(1)环境的改变。如环境突变、自然灾害等会降低原有人口合理容量。(2)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但当消费水平的提高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又会降低人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讲义 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