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知识点一 种群的特征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取样关键随机性常用取样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2)标志重捕法:①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② 计算公式:N = M × n / m (N 为种群数量,M 为标记个体数,捕捉数量为 n,被捕捉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为 m)。2.年龄组成① 写出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② 根据上图分析各年龄组成类型的特点以及种群密度变化的趋势。类型各年龄分布种群密度变化趋势A 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增大B各年龄个体比例适中基本不变C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减小3.空间特征—知识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类型(1)A 图为“ J” 型 曲线。① 产生原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等。② 曲线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2)B 图为“ S” 型 曲线① 产生原因:受环境条件如空间、食物、敌害的制约。② 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环境容纳量(K 值)后,将停止增长。2.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2)人为因素:受人口控制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一、理解运用能力1.(2009·广东高考)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 9 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 5 米种植答案:B2.(2010·海南高考)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 )年龄期个体数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答案:A3.(2009·上海高考)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 )答案:C二、读图析图能力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曲线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其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案:“J”型曲线。理想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后的一段时间内。(2)该类曲线的增长率会改变吗?有无 K 值?答案:种群增长率不变。无 K 值。[理清脉络]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