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备战】2012高三地理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学案

【备战】2012高三地理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学案_第1页
1/13
【备战】2012高三地理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学案_第2页
2/13
【备战】2012高三地理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学案_第3页
3/13
备战 2012 高三地理学案最后冲刺之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气候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多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一)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主要表现:与同是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北美洲相比,季风现象要明显得多。就是著称于世界的亚洲季风区中,也是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唯有中国冬夏季风都很显著。季风在冬季与夏季有明显的风向更替。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季风气候表现显著,结构复杂。我国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和世界其他地区季风相比,无论冬季风还是夏季风势力都很强,这就影响到我国的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偏低,夏季偏高,特别是和亚欧大陆西部相比,则差数更大。季风在季节上的转换也非常明显,而且影响范围很大,我国季风区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一半。其范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乌鞘岭一祁连山东段一巴颜喀拉山一唐古拉山一冈底斯山连线以东以南广大地区。在季风的成因类型上,我国东半部近地面层主要是由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变化而引起的海陆季风,西部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则是由高原面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间的热力差异而形成的高原季风;高层大气中还有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所形成的行星季风,在三者之中,海陆季风是主要的,居主导地位,而高原季风和行星季风是次要的,处于从属地位,但它们却加强了海陆季风的势力,使其影响范围扩大。三种季风的汇合,相互作用,遂形成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复杂的特征。降水主要集中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生长。但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二)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原因是:1、内陆距海遥远,海洋夏季风难以深入2、干燥的冬季风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阔3、西南青藏高风突起,阻碍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三)气候类型多样按照气温的不同,从南到北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气候区。按照水分条件,从东南向西北,又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之别。再加之我国山地多而高大,山区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在不同地方不同高度的山地,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国水热条件的空间组合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广大的青藏高原,突起在我国西南部,除了本身形成特殊的高原气侯外,它还通过热力与动力作用,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备战】2012高三地理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