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练议论文的写作(四)讲个故事来开头,引申切题再议论说故事,讲道理,看上去说的是故事,实质上为的是说理。这也是议论文中常用的写作方式。使用这种说故事、讲道理的方法,关键是故事和道理要紧密结合,一定要把深刻的思想寄寓在故事中。毛泽东同志的《愚公移山》就是这种招式的最典型的例子。用说故事、讲道理的方法可以使论证言近旨远,可以克服语言枯燥无味的毛病,增强议论说理的力量。这种方法常为阅卷教师喜闻乐见,我们所说的故事包含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者某个场景,注意故事叙述要简练,要有朝向性,即朝论题叙述,以有利于展开。高考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考题解读 作文题目明显地有以《咬文嚼字》专栏为代表的“读者”和以铁凝、莫言为代表的“作家”两个角度。从这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题目比较适合写议论文。从“读者”的角度可以写求真,写勇于质疑;从“作家”的角度可以写谦虚,写坦诚,写风度。不管从哪个角度立意都不难,但要出彩,就一定要有亮点。比如“读者”的角度,可以写《做一只无畏的啄木鸟》。题目中运用比喻修辞,比“咬文嚼字”“纠错”诸如此类词语更具有文学色彩;“啄木鸟”前加上“无畏”,更容易表达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而且好的题目有了,作文的开头就更容易入题。从“作家”的角度立意,考生一定要表达出自己对材料中以铁凝、莫言为代表的作家行为的准确理解:比如敢于承认错误的坦诚与担当,比如面对读者纠错的谦虚与大度,比如那种不浮夸、不炫耀、不推却待人待己的天然本真。一定要注意,文章不能空泛地谈,要用恰当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文章的结构思路要清晰,语言表达要符合逻辑;文章结尾的升华,要结合社会生活,力争体现立意的人文价值、现实意义。典文赏析闻吾过,心窃喜山东一考生三闾大夫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天地万物皆有其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有过失。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