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市化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因素。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理解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以及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缓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不良影响的措施。 自主学习:一、什么是城市化1.概念: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动力含义表现拉力吸引人群到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 等 推力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3.标志: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时间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 C(填字母)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 A 或 B (填字母)阶段。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合作探究:一.世界城市化进程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进程差异的直接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不同。二者比较如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英国最早,从 18 世 纪 中 叶 开始)晚(20 世纪中叶以来)目前速度趋缓(甚至停滞)快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小原因起步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起步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所处阶段后期阶段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城市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 1990 年和 2010 年比较图,读图回答 1-2 题1.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2. 从 1990 年到 2010 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 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