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钉墙、钻孔灌注桩组合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应用 1. 工程概况温州市大自然城市家园北区 1、2#楼工程位于温州市新城区汤家桥路和市府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工程总建筑面积 59558 m2,基坑面积 8500 m2,其中 1#楼地上 32 层,2#楼地上 29~32 层,地下均为 2 层。工程基础采纳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上部结构采纳现浇框架 300mm 厚混凝土垫层,实际挖土深度8.30m;基坑四周大承台底标高-10.45m,实际开挖深度 10.20m;小承台底标高-9.45m,实际开挖深度 9.20m 。2.场地条件和 工程地质情况基坑北侧距用地红线 4m 为市府路,东侧与汤家桥路距离 15m,西侧与已建的 3#楼地下室相邻,南侧相距 8m 为已建的 12#、15#楼。场地标高-0.250m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场地范围内主要为杂填土、粘土、淤泥。其中杂填土层平均层厚 1m,γ=18kN/m3,φ=13°,c=10kPa;粘土层层厚 1m,γ=18kN/m3,φ=13°,c=10kPa;粘土层层厚1m,γ=18.6kN/m3,φ=8.3°,c=18.5kPa;淤泥层层厚25m,γ=16.8kN/m3,φ=6.9°,c=12.8kPa。地下水位埋深为地表下0.29~0.95m 。3. 基坑围护方案的选择工程施工前,项目部从技术、经济角度对本工程的基坑围护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方案一是全部采纳土钉墙围护方案,该方案设备简单,施工成本低,在浙江地区一些工程采纳此方案基坑深度已做到 10m 左右。但结合本工程实际,在基坑的东南两则可以采纳多级放坡处理。但因基坑北侧距红线只有 4m 距离,无法放坡。方案二是采纳钻孔灌注施工加内支撑,该方案优点是桩的刚度大、位移少,但其施工成本要比土钉墙高。方案三是基坑上部采纳土钉墙围护,下部采纳钻孔灌注桩加支撑的组合支护结构体系方案。在基坑-5.05m 标高以上采纳土钉墙围护,边坡坡度 1:0.3。下部采纳 ф700、ф800 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围护(见图 1)。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图 1 基坑施工平面布置图因本工程北侧距用地红线 4m 为市府路作为一条重要道路在基坑施工中不允许发生较大变形和沉降。如全部采纳土钉墙围护方案,因本基坑深度达 10.20m,且下部为淤泥质土层厚 25m,越开挖到基坑下层,随着土体压力的增加,此层的土钉未做,而上一层的土钉强度不够时,越容易发生失稳滑移。方案三充分利用了基坑上部挖深不大,通过土钉与土体形成复合体,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且已有此方面的施工经验,在基坑下部土压力较大部位,充分利用了钻孔灌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