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防火安全 地下建筑一般指建造在岩石和土层中的比附近地面标高要低 2m 以上的建筑,它包括附建式和单建式两类。附建的地下建筑多建在高层、多层建筑的地下,其层数有 1~3 层,乃至更多。地下建筑用途繁多,如地下商场、医院、旅馆、餐厅、展览厅、电影院、游艺场、礼堂、舞厅以及印刷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木器加工车间、机器修配车间、仪器加工车间、粮食库、冷藏库、书库、油库、汽车库等。 近年来,各类地下建筑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复杂,其火灾危险性也越来越大。在同样品种同等数量的可燃物燃烧时,地下建筑火灾要比地面建筑火灾扑救困难多,耗时也长。在我国地下建筑火灾中持续延烧时间最长的为 41 天。这场火灾发生在 1984 年 9月 28 日,地点是山西的一家地下仓库,由于仓库面积大,储藏可燃物质多,火场燃烧温度高、烟雾浓、毒气大,救援人员根本无法深化地下救火,同时也无扑救此类火灾的专用灭火设备。这次火灾共邀请了 28 家单位 540 名专家讨论灭火方案,救火过程中造成 4 名救火人员死亡,80 多人受伤。在我国地下建筑火灾中,死伤人数最多的是发生在 2000 年 12 月 25 日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火灾。东都商厦地上 4 层,地下 2 层。地下 2 层为家具商场。25 日晚上,商厦在地下一层进行电焊作业时,电焊熔渣掉在地下 2 层的沙发上,继而引起火灾。烈火浓烟很快扩散到地下 1 层和地上各层。当时,地上 4层的夜总会,正有 400 人在莺歌燕舞,不料被烟雾毒气封闭了下楼的通道,一时疏散不力,造成 309 人死亡,7 人受伤。由此可见,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及重大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 地下建筑火灾隐患现状 目前,在我国地下建筑中,存在火灾隐患较多的部门是地下超市,其规模较大,可燃烧货物多,火灾荷载高。地下商场以经营服装、鞋帽、小百货为主,商品大部分是化纤、皮革、橡胶等可燃物品,具有燃烧速度快、发烟量大、燃烧产生烟气毒性大等特点。地下超市以批发为主,建设时多未考虑库房问题,经营往往是前柜后库,甚至以店代库,走道上都堆满了商品。 有的地下商场节假日购物高峰时购物人群密集,人员密度指标远远超过 GB 50098-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法律规范》有关地下一层人员密度指标为 0.85 人/m2、地下二层人员密度指标为0.80 人/m2 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造成人员无法快速疏散,无法逃生的严重后果。 在一些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