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一、基本情况 衢州市现有非煤地下矿山企业×家,按管辖分,市级 2家,衢江 7 家,龙游 2 家,江山 4 家,常山 2 家,开化 1 家;按开拓方式分(矿点),平硐开拓有 5 家(其中衢江 1 家、龙游 2 家、江山 2 家),斜井开拓有 1 家(常山 1 家),竖井开拓有 4 家(衢江 3 家、江山 1 家),联合开拓有 8 家(市级 2 家、衢江 2 家、江山 2 家、常山 2 家、开化 1 家)。开采的矿种有:方解石、叶腊石、萤石、硫铁矿、锌矿、铜矿、铅锌矿、铝土矿、钨锡矿、铀矿等。 二、现状 1、地质资料缺乏,有些矿山是从探矿开始,到边探边采。 2、条件简陋,生产系统不完善,尤为突出的是通风系统欠账多,风门漏风,风道短路等较普遍,矿井采纳局扇通风、自然通风仍然存在。绞车存在小马拉大车,无备水泵的也有不少。 3、规模小,负担重,成本高,不赚钱。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价格低糜,有色金属矿山处在停产状态。 4、企业困难,安全投入不到位。 5、职工队伍结构老化,流动性大,素养低下。 ○○三、二八年死亡事故 ○○二八年全市非煤矿山企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8 起,死亡 8 人,其中地下非煤矿山企业发生 6 起,死亡 6 人占事故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均为 75%。在地下矿山 6 起死亡事故中,市级 2 起死亡 2 人,衢江 4 起死亡 4 人,创历史新高。 四、事故原因分析 我市地下矿山责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物有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三是管理缺陷。现分析如下。 一)关于物的不安全状态表现 1、矿体的赋存条件 1)所涉及开采的矿种多为金属和非金属,属沉积矿床或构造充填矿床。矿床在形成时和形成后,受到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影响,破坏了原生状态,使产状改变,产生节理、裂隙,甚至破裂,可能与地下水相联系;有的充填交代,使矿物结构发生改变,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亦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后期变化都给矿床的开采造成困难。 2)围岩的属性(矿物组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和物理力学性质)直接关系到围岩稳固程度。如衢州铀业公司大茶园井 5号矿体有零星的第三绿色层(呈浅绿色,具有块状构造,熔结凝灰质结构,岩石主要由长石、石英晶屑以及流纹岩、凝灰岩等岩屑构成,岩石为火山灰胶结,其蚀变主要有高岭土、绿色伊利水云母化,岩石普氏硬度为 6~8,结构松散,性软,不透水,不透气,第三绿色层呈浅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