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三课时)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往直前、大胆探究的科学讨论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大胆的推测、不懈的讨论何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神秘。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3、学习文章第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给课文分段,会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难点:能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究,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第 19 课,揭题:天火之谜 2、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它为什么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出示要求: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重点读好以下词语: 雷电交加不足为奇混为一谈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欣喜若狂无稽之谈安然无恙 相机理解:怒发冲冠、不足为奇、冷嘲热讽、安然无恙 4、紧扣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读好有关段落。 5、相机进行分段,并且根据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1)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2;一;5)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6)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暴、劈、毙;揭、钥、匙、颠 2、沟通这两组字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3、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究,敢于试验的精神。 难点:指导学生认真地朗读体会,学习文中知识,阅读一些相关文章,深化了解富兰克林的情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4、指导练读,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 2 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 这个谜直到 18 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