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析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胡子仿 姚 进(湖南 长沙 410151)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当前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学生入党动机、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组织进展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党性教育、教育关口前移、创新工作摸式、加强支委会建设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与新途径。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党建 问题 对策如何加强与改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把学生中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不断壮大学生党员队伍,扩大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育成为具有一定政治觉悟与业务素养能力的人才,是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进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千秋大业的大事。我们通过调研和实践探究,现就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些实践和设想与同行进行沟通。 一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各高职院校党委虽然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坚持推动“三个代表”进课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立场武装学生的头脑,加大了在青年大学生中进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但就当前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就业压力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思想严重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相继毕业,人才市场供求矛盾突显,为了增加找到工作的机会,学生为提高自身素养,在猎取各种资格证书的同时,高职院校部分学生把加入党组织也作为毕业后就业的一个重要法码,这种以功利为目的追求者加入党组织后,必定会造成党组织不纯洁,也必定导致学生党员队伍思想上的混乱,应引起各高职院校党组织的重视。2、在校时间短,学生培育教育难度大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部分专业学制为两年)。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二年半左右,高职教育强调零距离上岗,学生第五学期就开始进行生产实习,由于生产实习须与生产结合,一般是离开学校在企业进行。这给学生的组织进展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根据党组织进展原则与规定,学生从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培育和考察才能接收为预备党员,使部分入党积极分子被吸收为预备党员时即将毕业走入社会。学生走入社会就业后,工作一时难以稳定,常常更换工作单位,使得其党组织关系要在学校保留二至三年,学校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要通过学生的思想汇报和电话联系。在对预备党员的考察培育上既无法当面谈话,也无法考察在工作中的表现。由于就业压力,市场竞争激烈,少数党员毕业后基本上不与学校联系,也不交纳组织费。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