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 工业锅炉中最常见的事故有锅内缺水、锅炉超压、锅内满水、汽水共腾、炉管爆破、炉膛爆炸、二次燃烧、锅炉灭火等。其中以蒸汽锅炉缺水事故所占的比率为最高。由于锅炉缺水,造成锅炉烧坏、爆炸,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客观的。考察目前所有锅炉事故,值得深思的是这些常见事故,几乎都发生在工业锅炉方面。因此,对从事工业锅炉安全管理工作者和有关操作人员来说,搞好锅炉安全运行,做到防患于未然,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纵观我国工业锅炉常见事故发生原因,可基本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运行人员劳动纪律松弛,有章不循,擅离岗位。具体表现在运行人员不按时上班,或者上班时看小说,干私活,打扑克,洗衣服,甚至擅离岗位睡觉、酗酒,造成严重的锅炉事故。 2.运行人员技术不熟练,误操作甚至不懂锅炉安全操作技术。 3.锅炉结构不合理,焊接质量低劣,安全附件不全不灵。 4.锅炉未进行给水处理或给水处理不良。 分析锅炉事故的原因,首先要求有关领导必须重视锅炉的安全管理,并实行有效措施,力求减少事故的发生。为此,必须加强对司炉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必须建立和健全锅炉有关各项规章制度,并要严格执行;必须因地制宜的推广一些简单可靠、行之有效的工业锅炉水处理方法。 锅炉运行人员必须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严格遵守锅炉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一切锅炉事故的发生。 工业锅炉常见事故类型及其处理、预防措施简述如下.一、锅内缺水 当锅内水位低于最低许可水位时,称为锅内缺水。它又分轻微缺水和严重缺水。 轻微缺水:当锅炉水位从玻璃管(板)水位计内消逝后,采“”纳冲洗水位计和 叫水 的方法,水位能重新出现的,称为轻微缺水。 “”严重缺水:当采纳冲洗水位计和 叫水 后,锅内水位仍然不能在玻璃管(板)水位计内出现的,称为严重却水。 锅内严重缺水时,会造成炉管爆破事故。在炉管或锅筒烧红的情况下,如处理错误,进行大量上水的话,则水接触烧红的炉管或锅筒时,便产生大量蒸汽。由于汽压突然猛增,就会造成锅炉爆炸事故。特别时压力高、水容积又较大的锅壳式锅炉,爆炸时的威力也就更大。因此,锅内严重缺水时,严禁向锅内上水,应实行紧急停炉措施。 造成锅内缺水的原因很多。据国家劳动部门的统计资料分析,其中主要由运行人员劳动纪律松弛与误操作所致的约占 70%左右。例如长期忘记上水;排污后忘记关闭排污阀或关闭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