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文章针对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了粗浅分析,并探讨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制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由此可见,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目前,许多施工企业都在深度项目开发,深度多元化进展,对项目开发单位而言,工程成本的控制需要从建设期的决策阶段、设计、施工阶段全过程来进行控制,本文仅就施工阶段开发单位工程成本的控制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工程项目施工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对工程成本管理认识上的误区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项目全员全过程的管理过程,目标成本要通过整个项目的管理层、作业层以及项目全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全体项目人员,而不仅仅是费用控制及财务人员。过去,有些工程项目经理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认为是项目成本管理费用主管或财务人员的事情。由此导致工程技术部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工程施工部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物资采办人员只负责设备、材料的采办、催交催运、检验、保管、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司其职,唯独缺少了成本管理责任。故而必定会出现如下现象:技术人员采纳的技术方案措施优化而不经济;施工生产调度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导致设备闲置人员窝工;物资采办人员为了使设备材料提前交货或者产品质量超出设计数据表要求,则必定会增加采办成本。凡此种种,可以推断:项目费用控制人员和财务人员仅仅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组织者牵头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全部。“”“”(二)忽视工程项目 质量成本 、 工期成本 的管理和控制“”质量成本 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 质量成本 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 4 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们的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走两个极端,不是过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