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1、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 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 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 电缆平均长度 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 IDF 距离+最近 IDF 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 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IDF 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 IDF 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大对数电缆对数根据 1:2(即 1 个语音点配置 2 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 25/50 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 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 IDF 距离+最近 IDF 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 6)光缆需要总量=IDF 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 IDF 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 的水平距离。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 6 芯多模光缆。2、有线电视系统2.1 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 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 3)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 x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