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是爸爸妈妈在我十岁生日时送我的礼物。全套共五本,是法国的碧姬.拉贝.米歇尔.毕奇。这套书,还有一个特别的头衔,它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举的百部优秀图书之一。这套书写了人生的许多重大主题,比如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全部的思想,全部的哲学都溶化在一个个小故事里,溶化在我们平日的一般生活中。这套启蒙书,也不算是一本“地道”的人生励志丛书。它叙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道理,让我开头思索,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人,什么是生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自由与不自由”的篇章里的一个例子。科学家米居给机器人两颗糖果,但是规定只能吃其中一个。机器人一动不动地看着这两颗糖果,就算一个世纪过后,它也不能做出打算。而这个,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正是人类可以通过思索做到的事情。这就说明白,人类有做打算的力量。也说明白,自由,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做出打算,不需要任何理由,完全听从内心。另一个故事,讲的是,爱丽丝是一个爱吹小号的女孩,但是,她随时随地地拿出小号就吹,影响了邻居的午睡。菲利克斯在家里练滑轮,住在楼下的人么说话只有大声喊叫才能听见……爱丽丝有吹小号的自由,但是邻居也有午睡的自由;菲利克斯有练轮滑的自由,楼下的人也有说话自由。所以,每个人完全拥有自由式肯定不行能的。为了大家能够生活在一起,我们没有别的方法,每个人都应当接受一些约束和限制。最终,我懂得了,自由是我们制造幸福的一种方法,但是,行使这种自由的前提,是必需敬重社会,遵纪守法,不影响他人生活。所以,既没有肯定的自由,也没有肯定的不自由。这套书令我印象很深刻,对于人生的很多问题有了新的熟悉和想法。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