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2 弹力[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形变的概念,并会区分某种形变是弹性形变还是非弹性形变.2.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两个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并会判断弹力的方向.3.掌握胡克定律并能用此定律解决有关问题.一、形变和弹力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弹性形变: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撤去后,物体能恢复原状的形变.3.范性形变:外力撤去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二、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x 成正比.2.公式:F=kx 其中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 N/m,它反映了弹簧的一种力学性质.三、弹力的方向1.平板状物体受压弯曲后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垂直于平板,指向压它的物体.2.绳索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索,指向绳索收缩的方向.一、弹性形变和弹力[问题设计](1)如图 1 所示,取一个圆玻璃瓶,里面盛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使水面位于细管中,用手捏玻璃瓶,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图 1(2)用手压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脚踩在松软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形变),这两种形变与玻璃瓶的形变有什么不同?(3)用手拉弹簧,弹簧会对手产生一个拉力(如图 2 所示),这个拉力是如何产生的?图 21答案 (1)手捏玻璃瓶,管中水面上升.说明受压时玻璃瓶发生形变,体积变小了.(2)橡皮泥、泥土受力后发生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非弹性形变),玻璃瓶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弹性形变).(3)弹簧受到拉力后发生形变(伸长),发生形变的弹簧要恢复原状,对手就产生了拉力.[要点提炼]1.弹力的成因:当两个物体相互挤压或拉伸产生弹性形变时,由于物体要恢复原状,才在接触位置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所以弹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受力物体发生形变引起的.2.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二、胡克定律[问题设计] 如图 3 所示,为一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否均匀?这说明什么?答案 均匀.说明弹簧测力计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图 3[要点提炼]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x 成正比.2.公式:F=kx.3.说明(1)应用条件:弹簧发生形变时必须在弹性限度内.(2)x 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3)F-x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