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3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课标解读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2.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了解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重点和措施。4.学会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探寻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楼兰遗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孔雀河道南岸 7 千米处,罗布泊的西北角。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 2 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古楼兰是丝绸之路上西出阳关的第一站,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奇怪的是,声名赫赫的楼兰王国却从 4 世纪之后,史不记载,传不列名,突然销声匿迹了。你知道古楼兰为什么消失吗?导入新课。●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 看教材 P1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1、荒漠化”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 看教材 P16~17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③ 看教材 P17~19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并完成【思考交流】21④ 看教材 P22~24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并完成【思考交流】3建议方式:同学间可讨论交流→步骤 1:导入新课→步骤 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 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 1”【问题导思】1、2 的设问,由浅入深的进行→步骤 4:教师通过【例 1】讲解研析知识“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总结方法规律 步骤 9:师生互动完成“探究 3”【问题导思】1、2 的设问,由浅入深的进行←步骤 8: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第 2、3 题,检查学生理解情况←步骤 7:教师通过【例 2】讲解研析知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总结方法规律←步骤 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 的设问,由浅入的进行←步骤 5: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第 1 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步骤 10:教师通过【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 P18图 2.5 的解读,讲解研析知识,“荒漠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