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 学年高中数学 3.1 不等关系教案 苏教版必修 53.1不等关系(教师用书独具)●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情景,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掌握作差比较法判断两实数或代数式大小________.2.过程与方法(1)经历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其基本方法;(2)以问题方式代替例题,学习如何利用不等式研究及表示不等关系;(3)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2)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状况及理解程度,注重问题情境、实际背景的设置,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思考,广泛参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重点、难点重点: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难点:是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考虑到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上的欠缺,欲让学生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准确地表示出不等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习实际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在学生了解了一些不等式(组)产生的实际背景的前提下,学习不等式的有关内容.由于本节的教学要着眼于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故建议在教学中建立“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中,重视让学生从问题中尝试、提炼、总结、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和严谨的推理.●教学流程⇒⇒⇒⇒⇒⇒⇒⇒(对应学生用书第 43 页)课标解读1.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等关系.2.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3.了解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会比较数或式的大小.(重点)不等式与不等式常见的文字语言与数学符号之间的转换文字语言数学符号大于>小于<大于或等于≥续表 文字语言数学符号2小于或等于≤至多≤至少≥不少于≥不多于≤比较实数 a,b 大小的依据a-b>0⇔a > b ;a-b=0⇔a = b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