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剖析自然灾害●课标要求1.运用实例,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2.运用资料,说明自然灾害的规律、特点及人类对其影响。●课标解读结合案例,分析归纳自然灾害的特点及规律。●新课导入建议用近期发生的较大地质灾害的实例导入新课。如:中新网 2012 年 10 月 18 日电,据外电报道,秘鲁山区的一座村庄 17 日发生泥石流造成至少 11 人死亡,10 人失踪。遇难者中包括 5名儿童,导入新课——剖析自然灾害。●教学流程设计⇒⇒⇒⇓⇐⇐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结合实例,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2.正确分析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3.了解自然灾害的本质,运用资料简要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自然灾害的特点。(重点)2.自然灾害的规律。(重难点)自然灾害的特点1.最基本的特点:对人类具有危害性。2.基本属性(1)突变和渐变双重性:自然灾害的发生,多具有突发性特点,发展表现为渐变过程。(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自然灾害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灾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① 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既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② 自然灾害的防治既要依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要依靠社会科学和人的思想观念1的进步。(4)难免和可防双重性① 难免:原动力是自然所固有,难免发生。② 可防:认识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进而规避风险,减少损失。1.我国西南山地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区,东部平原是洪涝、干旱频发区,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何种属性?【提示】 我国西南山区多地质灾害,东部平原多旱涝灾害,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规律;西南山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系统的形成说明三者之间存在着联系,因而体现了自然灾害的联系和分异双重性特点。自然灾害的规律1.研究意义:是灾害防治的重要基础。2.分布规律(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① 表现: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灾害、不同的灾害组合和不同的灾害后果。② 控制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3)成因机制的规律性:突出表现是“灾害链”现象。2.所谓“十年一遇”、“百年一遇”描述的是自然灾害的什么规律性?【提示】 “十年一遇”、“百年一遇”体现了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的规律性,即周期性和阶段性。自然灾害的本质1.本质(1)是自然进程与人类发展矛盾冲突的产物,是人地关系的冲突。(2)是人地关系不和谐的极端表现形式。(3)是自然对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