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 学年高中数学 第 2 章 函数教案 苏教版必修 12.1函数的概念2.1.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第 1 课时 函数的概念(教师用书独具)●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与意识.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 1.用集合和对应的观点来理解函数建议教师在学生学过的初中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对不同实例的探究,通过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并结合对应的观点,引导学生从集合的角度总结函数的概念.12.对函数符号 y=f(x)的理解建议教师通过丰富的实例,将问题中两个变量存在的依赖关系抽象为一种对应关系,然后用集合的语言进行刻画,从而得到函数更为确切的定义.●教学流程⇒⇒⇒⇒⇒⇒⇒课标解读1.在集合对应的基础上理解函数的概念,并能应用函数的有关概念解题(重点、难点).2.会求几种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重点).函数的概念【问题导思】 汽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为 v,行驶路程为 s,行驶时间为 t.1.上述三个量中,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提示】 v 是常量,s、t 是变量.2.三者之间有何关系?【提示】 s=vt,s 随时间 t 而变化.3.s,t 有何限制?【提示】 t≥0,s≥0.4.t 给定,s 是否确定?【提示】 确定并且唯一.1.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 A,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 f,对于集合 A 中的每一个元素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 y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从 A 到 B 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y = f ( x ) , x ∈ A .其中,所有的输入值 x 组成的集合 A 叫做函数 y=f(x)的定义域. 2.函数值域2若 A 是函数 y=f(x)的定义域,则对于 A 中的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