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本专题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没有的,因为这是编写教材时新增加的一部分。●课标解读通过学习法律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明确学习法律,崇尚法律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策略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学生阅读教材、搜集有关的事实资料及相关知识。课上:教学互动,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不久前老师在网上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法律规定,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在瑞典的阿斯托普市,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准加班加点工作。一天,一名警察发现一个人从一家电器商店偷走了两台录音机,就立即追了上去。正当他紧追不舍之际,教堂大钟敲响了 11 下,警察便戛然止步。原来他到下班时间了,再追就违犯了法律,只好“望贼兴叹”。英国一个叫高维甘比的小城市里,有一条独特的规定,新市长上任时要过磅,并向市民公布体重。市长离任时也要称一下体重,如果身体瘦了,即使市长在任期内没做出多少成绩,他也会得到市民们称赞。因为该市的居民认为,市长是人民的公仆,应当鞠躬尽瘁地为市民服务,而不是养尊处优。为此,市长们往往上任前吃补增肥,离任前节食减肥。我们经常会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到底什么是法?法有何特点?法与我们有何关系?本学期将由我和大家共同挖开法学理论的冰山一角,来学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一书。在学习一门学科前我们都要明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提问:为什么开设《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育人之所需,生活之所求。《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设置正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有关法律知识,自觉树立守法、用法、护法观念,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实把握发展的机会,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方式二:问题导入在现今这样一个法治社会,我们对于法律这个词都不陌生。新闻中经常提到这个字眼,还有很多相关的节目,如大家熟悉的焦点访谈、法治在线、法律讲坛等等。下面我想请大家来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法是什么?总结: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都依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尝试去总结法的含义。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下面让我们通过这节课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教学地位分析本框内容是全书教材的起点和基础,了解了有关法的一些知识,都会更好理解和掌握我1国的法律,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和目标。●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①看教材 2~3 页“法: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完成知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