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概率§3.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3.1.1 随机现象3.1.2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师用书独具)●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② 正确理解事件 A 出现的频率的意义和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 A 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试验、统计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获取试验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概率的含义,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难点: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以及随机性中表现出的规律性.难点突破: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对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以及随机性中表现出的规律性的直接感知.按照探究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围绕概率定义产生的思维过程,从定义产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两方面不断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以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参与随机事件发生频率的统计规律的抽象概括过程,参与概率定义的过程。从而强化重点.1(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建议教师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1)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 主要是创设“掷硬币时‘正面向上’出现的比例是多少”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科学知识.(2)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试验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提高分析、归纳、推理能力.(3)让学生通过试验,相互交流试验数据,体会相互合作提升办事效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本节课主要突出运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试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 1 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问题 2 掷骰子实验.⇒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习过的频率的知识,观察、比较、分析,得出概率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回答所提问题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通过例 1 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及不可能事件的概念.⇒通过例 2 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概率与频率的关系问题的解题策略.⇒通过例 3 及其变式训练阐明概率的意义,使学生明确与概率有关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完成当堂双基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