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现代科技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活,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理解道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特别是道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了解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明确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容。●落实策略学习本框题要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定的秩序,而秩序的建立不仅需要行政、法律的手段,也需要伦理道德的调整,通过这种调解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主动探究,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事例中去主动经历观察、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并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话题导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经济活动空前活跃,道德领域里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经济与伦理的困惑日益受到多数人的关注。思考:经济发展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了怎样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应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方式二:情景导入2013 年初,央视曝光了北京、南京等地一些著名饭店所售鱼翅实际为明胶制作的假鱼翅。粉丝和鱼翅,两种东西看上去有些相像,价格却是天壤之别。调查发现,假鱼翅是用“鱼翅精”的调料调成的,食用可能对肾脏、肝脏尤其是生殖系统有毒性。我们生活的社会需要安全,既有工作的安全,也有生活的安全,也有民生安全,民生安全包括食品安全、医药安全等诸多方面,为什么?为了生命健康,为了生活幸福。可是我们的社会上总有一些人,或者说一些企业,丧失道德,失去了诚信,其身上根本没有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却是流淌着恶毒黑色的血液,视百姓生命如草芥,更如粪土。观察思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什么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1●教学地位分析本框题是从理论角度来阐述经济与道德的辩证关系,其中特别突出了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从而阐述了经济伦理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意识到道德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框题分为三个目,第一目和第二目从经济与道德辩证关系的共性角度阐述道德对经济的重要意义,第三目则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个性角度进一步阐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2009 年海南卷在本专题考查了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