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 学年高中政治(课前自主导学+课堂互动探究+当堂双基检测)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 1.2 规定的“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要求。●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的含义,唯心主义的含义,人类所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重要性。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说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能分析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哲学发展的影响,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自觉、能动地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落实策略1.老师讲解与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知识不等于智慧,不能把哲学仅从掌握知识的角度来学习。只有在学习知识和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敢于质疑,通过亲身体验、长期积累,才能增长智慧。2.坚持合作探究方式。通过学生之间分组搜集材料、互助合作,共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把哲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生活和实践是我们进入哲学殿堂、把握哲学智慧的重要途径,对哲学问题的追溯和思考离不开人类的生活。(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话题导入人类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这些思想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激荡澎湃,奔流不息。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很多哲学家,他们对于世界、宇宙和生命有着不同的阐释。他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各种哲学派别呢?首先简要了解他们的观点。1方式二:情景导入漫画中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两人之争的焦点在于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之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是什么?●教学地位分析学生在学习时,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容易混淆,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影响对哲学两大派别基本观点的认识。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使同学们正确认识到,对哲学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