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带局部厚煤层回采的矿压特点及其顶板安全管理1 概述回采工作面中因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局部厚煤层的回采,一直是煤矿安全管理重点和难点。采纳正常煤厚的回采管理方法,就很难避开煤壁大量片帮,乃至漏顶、冒顶等事故出现。所以,观测讨论构造带局部厚煤层回采的矿压特点,选择合理的支护手段,是提高工作面回采率,减少顶板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本人的多年生产实践,结合有关资料, 对其矿压特点及相应的安全管理作一个探讨。@y2901 支柱载荷 —— 与顶板下沉量曲线图构造带支柱载荷与顶板下沉量曲线—— 正常煤厚完整顶板处支柱载荷与顶板下沉量曲线2 构造带局 部厚煤层回采的矿压特点由于煤层硬度一般在 f=2-4,本身比较松软,在断层等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塑性变形,产生煤层的局部加厚、变薄乃至尖灭现象。一般来说,在断层面附近,由于引捩作用,使煤层局部加厚或变薄,并沿断层走向呈窄条带状分布。其物点是:煤层原始结构被破坏,煤层增厚带与变薄带相伴生,并呈狭长带状沿构造线方各分布。如我局瓦窑坪矿六采区+460-43-S采面,由于受边界断层影响,煤层厚度由正常的 0.90m 增厚到 2.5m-4.0m 之间,六采区别 80-39-NT 作面,由于遇斜交断层,工作面煤层厚度也由正常的 1.0m 增厚至 3.0-4.0m 之间。根据观测,构造带局 部厚煤层回采的矿压显现有以下几个特点:2.1 工作面采高增加,顶底板移近量加大。由于局部厚煤层呈窄条状分布,一般宽度在 6-25mm 之间,一般采纳一次采全高的方式回采。煤层开采后,由于采高比正常煤层增加 3-4 倍,顶底板移近量将显著增加。国内外的矿压实测表明,工作面采高增加一倍,顶底板移近量增加40~80%,这和我们现场观测的现象相吻合,局部厚煤层的回采,将 使采场矿压显现显著增大。2.2 煤壁片帮随采高加入而加深。构造带所形成的局部厚煤层,一般都煤质构软,顶板破裂,煤壁弱面发育,常常发生煤壁片帮,片帮形式因煤层节理裂隙,层理弱面等分布及发育程度不同,往往是多种多样的。煤壁片帮在工作面方向上的分布,沿采面方向上的深度基本上呈扇形分布,主要在采面的 中部和中上部。2.3 断层带内顶板压力大,下沉量大。上图是某煤矿的 10 个循环的矿压观测结果,断层带支柱平均荷为 16.2T/柱,顶板平均下沉量为 145mm,而正常煤厚顶板完整处支柱平均载荷为9.99T/柱,是断层带平均载荷的 61.7%,平均下沉量为 84.2mm,是断层带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