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导流作业全指南分析施工导流是指,在修筑时为了使水工建筑物能保持在干地上施工,用围堰来维护基坑,并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建筑物泄向下游,称为施工导流。施工导流方法分为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导流作用在水域(大多数指活水河道)内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为制造干地施工条件,前期用围堰围护基坑,将河道水流通过预定方式绕过施工场地导向下游的工程措施。施工导流是水利工程施工,特别是修建闸坝工程所特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措施。导流方案的选定,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的工期、质量、造价和安全渡汛,事先要做出周密的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掌握并分析河流的水文特性和工程地点的气象、地形、地质等基本资料;2、选定导流时段、设计标准、导流流量、导流方式及导流建筑物类型;3、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顺序、拆除围堰及封堵导流建筑物的施工方法;4、制定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措施;5、确定施工期通航、过水、供水等综合利用措施。施工导流措施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一个完整的方案,需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必要时要做模型实验,反复论证,然后定案。导流方式按河床位置分为:河床外导流、河床内导流两类。河床外导流:用围堰一次拦断整个河床,让河水通过河床外的导流泄水建筑物导向下游;河床内导流:用围堰先后分段围护部分河床,河水通过被束窄的另一部分河床导走,即分期导流。按泄水建筑物类型分为:明渠导流、隧洞导流,以及涵洞、坝体底孔、梳齿和缺口过流、涵管导流等导流方式。涵洞导流一般用于中小型水闸、土石坝等工程。底孔导流用于混凝土坝施工,水流全部或部分通过坝体内设置的临时或永久泄水孔导向下游。梳齿导流则是在混凝土坝施工时预留梳齿状缺口过水,随坝体升高,分级轮换封堵缺口。涵管导流是一种利用涵管进行导流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导流量较小的河流或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的导流。一般在修筑土坝、堆石坝等工程中采纳。由于涵管过多对坝身不利,且使大坝施工受到干扰,故此坝下埋管不宜过多,单管尺寸不宜过大,涵管在干地施工,易布置在河滩上,滩地高程在枯水位以上。导流方式的选择,一般须考虑:①水文条件。河流流量大小、过程线特征、洪水和枯水情况、水位变幅、流冰等均直接影响方案选择。如水位变幅大的河流,有时宜采纳过水围堰,围堰挡水高度及导流泄水建筑物只考虑枯水期流量。②地形条件。如河床宽阔,施工期有通航要求,可采纳分期导流;如河道较窄,宜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纳明渠或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