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滚动检测(五)(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8·长春模拟)狐猴是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动物。已经被认定是最大的濒危种群之一。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经历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下图为该岛屿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1~3题。1.影响R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较低B.气候凉爽C.地形平坦D.水源充足2.该岛狐猴进化缓慢的原因是该岛()A.与非洲大陆分离时间长B.人类开发的历史悠久C.地理环境单一,天敌少D.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3.狐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气候终年炎热干燥B.地势比该岛西部更加陡峭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D.自然景观为热带草原(2018·杭州模拟)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习惯的形成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结合下图,回答4、5题。4.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更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B.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等林业生产C.该地区人们离不开牛羊奶酪和肉食D.该地区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5.下列关于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山西人爱吃醋与该地区水土流失,土壤中钙较少有关②重庆人喜辣的食俗多与该区域冬季气候较同纬度气温更低、湿度更大有关③北方人喜爱咸是因为冬季寒冷干燥,新鲜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习俗④南方人喜爱甜食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018·嘉兴模拟)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关系,其划分依据为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标准。下图为2004~2011年宁波市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统计图,完成6、7题。6.有关宁波市海洋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连续下降B.第二产业生产水平较高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D.第二产业比重变幅最大7.宁波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有()①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②加快发展海洋运输业③稳定提高海洋捕捞业④大力开采滨海油气资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8·韶关模拟)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8、9题。8.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9.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2018·大庆模拟)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完成10~12题。10.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防治洪涝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1.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12.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碱化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常流性河道频率指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常流性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该频率可反映区域水系网的密度。下图示意沿湛江—漠河一线年降水量、常流性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关系。读图,完成13、14题。13.常流性河道频率最小值出现在()A.江南丘陵B.长江中下游地区C.内蒙古高原D.东北平原14.图中a~b段河道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湿润,降水最多B.经过石灰岩地区,多暗河C.地处山区,地表破碎D.地处平原,地势低平(2018·江西百校联考)下图为南美洲亚马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