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资料采集与管理现状及建议在水利工程中,必须对各项资料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以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水利工程资料的采集、整理以及归档工作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工程后续管理的重要凭证。对此,论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的采集与管理进行分析,阐述资料管理的意义,总结资料采集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供参考。1 水利工程资料采集与管理的必要性水利工程项目从项目立项之初到竣工,是周期比较长且各种程序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期间,会形成大量的基础数据、往来文件、影像档案、质量保证资料、报验资料以及质量评定资料等,通过资料的记载,可以对工程中的每一个施工工艺与施工程序的施工效果进行记录,换而言之,资料可以证明施工质量,而且也是工程运行管理与验收和养护的重要凭证和依据。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资料进行归类与采集,并且根据统一的验收标准进行管理,能够使水利工程的运行更加顺畅,也可以对一些重点施工工艺或者施工难点进行记录,从而积累更多的施工经验[1]。此外,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隐避项目,利用施工资料对其进行全过程记录,不仅可以成为工程竣工后追溯的凭证,也可以为工程的后续开展提供重要凭证。所以,工程资料的法律规范化采集与管理对整个工程的开展都有重要的意义。2 水利工程施工资料采集与管理现状分析 2.1 重视程度不足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范围非常大,导致工作人员比较分散,很多基层工作中存在明显的人员不足情况,而且业务范围也比较单一,缺乏对工程资料与建设管理的正确认识。很多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只采纳比较粗糙的管理方法,容易产生管理漏洞,缺乏责任性的落实与执行力,而且整体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也不够充足,集体凝聚力不足。同时,在管理人员方面,因为企业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从事资料管理的人员不足,业务能力与业务水平也无法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很多企业内领导往往更加关注工程的施工进度等,忽略了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性,从而降低了工程资料管理的效果,阻碍了其作用与价值的发挥。2.2 资料采集工作存在漏洞很多企业在采集资料时态度敷衍,导致很多设备、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相关的文件资料不够完善。比如,设备的出厂质量报告、合格证以及年检合格证等资料均不全,或者很多材料的资料出现重复的情况,影响了材料登统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后续工作。同时,采集相关的技术资料时,也会出现一些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