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井下粉尘危害和治理目前我国煤炭开采以井工开采为主,井工矿开采的煤炭产量占93%以上。由于井下采煤空间狭小,工作地点多变,通风效果差。因此井下采煤、掘进、转载、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井下环境。为了搞好工作面粉尘的防治,有效降低其粉尘浓度,必须针对井下不同尘源实行相应的治理措施,以达到对粉尘进行综合治理的目的。1、井下粉尘的分类、特性与危害1.1 矿尘的概念、分类、来源1.1.1 矿尘的概念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煤与岩石破裂而产生的煤、岩石及其他固体物质的细微颗粒称为粉尘,简称粉尘。矿尘是指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1.1.2 矿尘的分类按矿尘的岩性可分为两种:煤尘和岩尘。煤尘是指细微颗粒的煤炭粉尘;岩尘是指细微颗粒的岩石粉尘。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两种:浮尘和落尘。浮尘是指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粉尘;落尘是指矿井内,因自重而降落、沉积在巷道顶、帮、底板和物体上的粉尘。落尘受风、爆炸冲击波等影响又可再次飞扬起来变为浮尘。1.1.3 矿尘的来源矿尘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岩)体破裂、转运而产生大量矿尘。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厚、倾角大、脆性强、水分含量小,矿尘发生量就大;机械化程度越高,旋转破裂煤(岩)产生的矿尘越多;爆破、装煤(岩)、锚喷等掘进工序所产生的矿尘;运输系统中的各转载点也产生大量矿尘。1.2 煤矿井下矿尘的性质及特性:矿尘的主要性质有:密度、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浓度、比表面积、可见度、悬浮性、凝聚性、润湿性、自燃性、爆炸性、荷电性。矿尘的这些性质与其特性有关。煤矿井下粉尘的特性:1、粉尘表面吸附一层空气薄膜,阻碍粉尘间或水滴与粉尘间的凝聚沉降。2、粉尘的分散度增大,吸附在表面的氧分子增多,加快了粉尘氧化分解过程。3、细微岩尘由于表面积增大,岩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很容易溶解于人体肺细胞中。4、采掘工作面中产生的新奇粉尘较回风道中的粉尘易带电。1.3 煤矿井下矿尘的危害1.3.1 尘肺病工人长期在矿尘环境中工作,吸入大量细微粉尘,从而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尘肺病分矽肺病和煤肺病矽肺病主要是长期吸入含有游离 SiO2 的矿尘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煤肺病主要是长期吸入煤尘引起肺组织纤维化。尘肺病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矽肺病是煤矿重点防治的职业病。因此要实行湿式凿岩、喷雾洒水、通风除尘、净化风流和个体防护在内的多项措施。1.3.2 煤尘爆炸煤尘遇到外界火源,很容易引起火灾。具有爆炸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