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5.草船借箭优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根据事情进展的顺序,课文写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胆识过人、神机妙算。二、设计理念:基于“讨论性学习”理论的“讨论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育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进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讨论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②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2.能力目标: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情感目标:惊叹诸葛亮的才智过人、神机妙算,感受诸葛亮以大局为重的优秀品质。四、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现象看到他的因嫉妒而欲陷害诸葛亮的险恶用心,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五、教学对象及农远资源的利用分析: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三国演义》中的一些重点人物已经有所了解,对诸葛亮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是十分佩服,但对于其他的人物却不一定很清楚。因此必须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抓住语言文字,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在教学中借助农远资源,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楚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氛围中感受到文中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过人的才识,使课堂结构得到优化,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等。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直切中心1.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讨论,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给周瑜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整个计划,他想得是那样的周到,想得是那样的细致、那样的准确,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草船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2.引导学生齐读、个别读再加“叹”字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3.老师小结并出示电影片段(二)探究课文,感悟“神妙”1.出示自学提示: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