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三、教学时间: 3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景导入(课前闭眼倾听)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一年的中秋夜,小阿炳跟着师傅来到二泉边赏月,可是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似乎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 2、此时的阿炳与小时侯有些什么区别呢?(眼睛失明、恩师去世、生活困苦,卖艺度日) 3、阿炳在这个中秋夜,又一次的来到二泉边,听到这泉水声他会想到些什么呢?他的内心会是怎么样的呢?(想__听)(叹息什么?为什么哭泣?倾诉什么?呐喊什么?) 二、探究学文 1、于是,这时候的阿炳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难过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2、又一个中秋夜,阿炳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但今非昔比,他的命运已经历了许多坎坷,听着那熟悉的流水声,他想到了很多,也听到了很多. 就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本,来把第四小节有感情地读好。 3、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此时的阿炳的心绪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通过琴声才能表达它的情怀。 倾吐 (板书:琴声————情怀) 4、这时候的阿炳所拉出来的到底是一首怎样的二胡曲呢? 请同学们拿起课本,听老师来朗读课文。 5、同时思考,此时的阿炳似乎在倾吐什么情怀。 6、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的第五小节,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阿炳他通过琴声想要抒发哪些积淀已久的情怀呢?(小组讨论:并用曲线划出表示琴声的句子,用括号划出表示情怀的句子。) (沟通) 7、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曲折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1)小黑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