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教案设计《黄鹂》教案设计 一、导入课文 黄鹂是一种很漂亮的鸟,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多有描写你能吟出几句吗? 有关“黄鹂”的古代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白居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这些诗句通过描写黄鹂的啼鸣、飞舞表现了黄鹂娇好漂亮的形象,抒发了对“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那么在孙犁的这篇散文里,黄鹂又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抒发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呢? 二、作者简介 孙犁(1913~)现、当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叮嘱》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三、讨论课文 1、浏览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阶段(环境)形色神态 抗战,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一闪而过 病中,追逐逗闹,安家落户 鸟市,悬空吊着,焦黄,凄惨 江南太湖边,群莺乱飞,全部漂亮,极致 2、面对不同环境不同境遇的黄鹂,作者感情态度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喜爱、遗憾——痴迷、惋惜——怜爱、愤懑——喜爱之极 24—78—161722—23 朗读 2 朗读 6—7 齐读 22—23 3、根据作者对黄鹂不同遭遇的态度,你能领悟黄鹂在作者心目中的象征意义,并进而明白作者一生不能割舍黄鹂的真正原因么? 提示:还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语句。 (板书主题一)黄鹂是美的事物的代表和象征。作者对黄鹂的追寻实际上是对美的事物的热切(或狂热)追求(答案来源:第三自然段) 至此我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联想到射杀海鸥的事了(这是戕害美的丑恶行径) 4、不难看出,作者认为黄鹂理想的境遇在江南,认为只有在这里才能“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漂亮”“是一种极致”,从环境和黄鹂的关系看,“极致”的含义是什么? 从几次记叙来看,黄鹂的自由与美好的展现应该有它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这种“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的‘景物一体’的境界”便是文中所言“极致”的具体含义。景(环境)和物(形象神态)自然结合,互相发挥,达到最佳境界。 5、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