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知识整合1.关于力与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从力的概念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力,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研究力.(2)准确把握三种不同性质力的产生条件并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3)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防止漏力;找施力物体,防止添力.2.平衡问题的解题思路选择研究对象,做好受力分析,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解答所求的结果.(1)三个力以内物体平衡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三个力以内物体平衡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一个物体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三个力的大小构成一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或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解.常用的解题方法有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等.(2)四个力以上物体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要用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就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利用矢量相加减求出各个坐标轴上的合力.在正交分解法中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Fx=0,Fy=0. 物体的平衡【例 1】 (2013·北京高考)倾角为 α、质量为 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 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mgcos α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 mgsin α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 mgsin αcos α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解析: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如图 1 所示,有 f=mgsin α,FN=mgcos α,故选项 A、B 均错误;以木块与斜面体所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如图 2 所示,有 f 桌′=0,FN 桌′=(M+m)g,故选项C 错误,选项 D 正确.答案:D1整体思维法求解摩擦力、弹力【例 2】 (2013·广东高考)(双选)如图,物体 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 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 轻轻地叠放在 P 上,则( )A.P 向下滑动B.P 静止不动C.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 θ,加上 Q,相当于增加了 P 的质量,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得 f=mgsin θ<μmgcos θ,N=mgcos θ.当 m 增加时,不等式两边都增加,不等式仍然成立,即 P静止不动,P 所受的合外力为零,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 f=mgsin θ 增大,选项 B、D 均正确.答案:BD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