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社科类小阅读》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2. 正确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3.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结合内容推断想象。学习重难点:熟练掌握设误类型并迅速正确答题。二、考点解析社科类小阅读是新课标卷的第一大题,包含三个选择题,能力层次为 B 理解和 C 运用,考察考生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十大智力陷阱:1.以偏概全——在事物的范围上,命题者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2、已然与未然——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为“已经产生的情况”,或将“已经产生的情况”表述为即将出现的情况”。3、或然与必然——命题者常将“或然”的趋势表述成“必然”的趋势。4、不分先来后到——命题者有时将先期表述为后期,有时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有时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5、主次不分——命题者有时会将 “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6、因果颠倒——命题者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此情况会出现在选择题第 2 题中。7、偷换概念——此种类型主要出现在对文中概念的理解上,即选择题第 1 题,命题者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或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8、曲解原意 ——命题者对概念术语或某句话进行理解的时候,有意将某些信息或内容部分散失或增添,造成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错觉。 9、夸大失真 ——命题者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能和效用等。10、无中生有 ——材料中本无此意,命题者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词情况会出现在选择题的第 3 题中。四、课前练习。(要求锁定各选项对应的文本信息,并指出陷阱类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20 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 “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1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